2009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从大局服务经济为主旨,以主要污染物减排为重点,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为手段,以强化环保队伍建设为保障,以促进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保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忠实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职能,推动全市环境保护事业实现新跨越,为实现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撑和保障。
按照上述总体思路,今年全市环保工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环评审批服务,竭尽全力促进经济发展进步。环保部门要当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排头兵,为保增长促发展服好务、站好岗。为此要坚持服务与监管并重,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坚决兑现“便民高效、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廉洁自律、公平公正、严格审批、强化验收”的7项承诺。一是做好服务,把好关口。做好服务,就是对于满足环保准入条件的,涉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有利于扩大内需的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将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审批时间再提速三分之一以上,推动项目尽快审批、开工,为实体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把好关口,就是要对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对环境污染严重,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一律不批;对“两高一资”项目,要严格执行环境准入条件,从源头上控制其过快增长。二是强化验收,全程监管。进一步理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体制,加快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现场督查机制。推进和规范环境影响后评价和环境监理工作,扭转“重审批轻监管”的被动局面。三是大力开展效能年活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办事。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认真筹备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实现在服务原则、服务方式、服务项目、服务质量上“四个提速”。
(二)加强污染减排力度,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取得新的更大进展。污染减排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2009年是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冲刺年,今年目标是:COD排放量控制在2.17万吨以内;SO2排放量控制在4.9万吨以内,削减率2%以上。一是加快推进工程减排。坚持一手抓新建,一手抓运行,督促市、县和工业园区加快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及运行,尽快发挥减排效益。二是加快推进结构减排。要加大力度督促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年度落后产能淘汰计划。配合发改委等部门,促进电力、水泥、焦炭、造纸、酿造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有序退出。三是加快推进管理减排。加强对景德镇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循环硫化床脱硫设施的现场监管,抓好江西化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烟气脱硫设施项目在线监控设备的安装,强化重点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四是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入的战略机遇,加大重点项目扶持力度,在确保完成污染减排任务的前提下,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支持经济效益好、产品附加值高的重点项目建设。五是继续落实区域限批、挂牌督办、节假日环境监管、局领导分片包干定期督导等一系列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工作调度力度,每月进行进度检查、指导和核算。力求2009年减排任务取得更大进展。
(三)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生态保护建设。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以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策部署为指导,全面落实全国农村环境保护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一是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严格环境准入和达标排放,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景德镇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要求,落实好“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实施已经确定的项目,同时做好今年的项目申报。优先解决农村地区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影响面大、矛盾突出的环境问题。二是协调推进绿色生态瓷都建设“十大工程”和“七个专项行动”。重点是抓好城市中心区有毒有害气体零排放工作,限期治理、关停取缔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加强对在用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监督检测工作,继续拆除城区内4吨以下(含4吨)的燃煤锅炉及其他污染严重的窑炉。三是以分类指导、模式各样的原则,积极推动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以及环境优美乡镇的建设。今年,积极推动浮梁县创建省级生态县和国家级生态县以及浮梁县15个乡镇、昌江区1个乡镇、乐平市4个乡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
(四)加强环境执法监督,深入开展专项行动。环境执法监督是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有力武器。实践证明,环保专项集中整治可以极大地震慑环境违法行为。一是继续深入整治违法排污企业,集中开展对重点行业环境违法问题的整治,把电力、焦化、造纸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污染防控作为执法监督的重点,强化针对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典型案件进行挂牌督办,确保查处到位、整改到位。二是配合省环保局开展“绿水、绿野、绿地”环保专项行动。“绿水”行动主要是对江河源头及其干流沿线一公里范围内的污染企业进行清理,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整治成果开展回头看,保障群众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绿野”行动主要是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专项整治,推进畜禽粪便的污染防治和无害化处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绿地”行动重点是对农田、果园、蔬菜用地等食物生产种植土壤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防治土壤环境污染,保障群众吃上放心的食品。三是加大后督察力度。集中力量对挂牌督办企业、重大环境事件和环境违法地区进行环保后督察,对环境违法案件,既要有调查,又要有处理,更要跟踪督办,直到问题彻底解决为止,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积极借助社会舆论力量,达到查处一家、震慑一方、影响一片的效果。四是完成我市环境自动监控网络平台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提高监管效能,确保达标排放,调动排污单位主动减排污染的积极性。
(五)加强环保能力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水平。开展“一增强、两提高”活动,即增强基础能力,提高执行力和创新力。增强基础能力,就是把中央加大投入的政策用足用好用活。一是积极争取将我市环境监察和监测业务能力建设纳入中央财政的支持领域,加快完成“两个标准化建设”,争取市、县对环境监察、环境监测人员编制支持,力争市、县二级环境监察部门标准化建设基本装备配置到位,力争市、县两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基本监测设备配置到位,为环境监管夯实基础。二是建立完善环境监控能力。今年市和县(市、区)环保监控中心都能开工建设,二年完成。积极推进一批环保基础设施、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市环境电子监控传输平台等建设,努力实现对全市环境的实时监控,提高环境预警能力。提高执行能力,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创新能力,就是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争取在工作领域探索新途径、取得新经验,并加以总结推广。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实现环保事业新跨越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一是继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全市环保中心工作中去谋划、去推进。全市环保系统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要切实加强中央以及省、市环保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抓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细则》的落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要以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把落实中央《工作规划》、省委《实施办法》和环保部门《实施细则》工作做细、做实、做具体,不断取得新成效。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环保系统作为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监管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开展好机关效能年活动。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市环保系统一定要急企业之所急、想基层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以提高项目审批效率为重点,以依法高效、创建最优发展环境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密结合环保工作实际,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作风,进一步规范机关行为,完善运行程序,强化监督检查,切实解决机关效能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