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有效期: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H00280-0302-2011-0001 发布机构: 市环保局

市环保局2011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0-12-27 10:15 访问量:

2011年,我局将继续围绕以培育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全面加快城镇化建设这一重点,统筹兼顾地发挥职能作用,倾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强环境执法监督,深入推进污染减排,加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力度,更加积极主动的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按照上述工作思路,2011年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创模”步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新的考核指标,更高要求环境质量、突出污染减排、对城市排水管网建设、集中饮用水地、工业排污达标等方面。按照我市创模规划要求,重点要抓好:一是紧密围绕改善环境质量这一中心,加紧建设我市一类水水源地,加大企业污染治理力度,强化污染治理的监管,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严格环境准入,认真落实减排项目,确保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二是加快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全市域跨界断面出境水质须达到省考核目标,西瓜洲污水处理厂要接纳东市区所有生活污水,市第二污水厂要尽快投入运行,同时也要加快西市区生活污水截污管网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率要提高到85%。三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模指标要求环境保护投资指数大于1.7%。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多上能耗低、污染物排放量少,附加值高的项目,逐步淘汰能耗高、污染物排量大、附加值低的企业,努力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污染物排放强度,使我市万元工业增加值污染物排放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争取国家环保城市省级预验收。

(二)加强效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进步。环保部门要当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排头兵,为保增长促发展服好务、站好岗。坚决兑现“便民高效、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廉洁自律、公平公正、严格审批、强化验收”的7项承诺。对于满足环保准入条件的,涉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有利于扩大内需的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继续实行环评审批“绿色通道”,推动项目尽快审批、开工。对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对环境污染严重,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一律不批;对“两高一资”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准入条件,从源头上控制其过快增长。

(三)落实责任措施,深入推进污染减排。国家增加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因子,将主要污染物由两项扩大到四项。目前,重中之重是配合完成好环保部“十一五”减排指标核查工作。在2011年减排任务分解上,广泛听取各县(市、区)意见,综合考虑各地的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研究制定减排计划,使分解到各地的任务更科学合理可行。在减排举措实施上,把结构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强化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坚持全防全控、重点攻坚、高效治理。在减排责任落实上,严格责任追究,继续将减排目标、任务、措施层层落实到各级政府、各个企业,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完善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把污染减排与改善环境质量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建立减排目标着眼环境质量、减排任务立足环境质量、减排考核依据环境质量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

(四)加强环境执法监督,确保全市环境安全。重点开展全市防范生产安全和交通安全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隐患点的整改检查。加强饮用水安全预警基础建设工作,继续对江河源头及其干流沿线一公里范围内的污染企业进行清理,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整治成果开展回头看,更好地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充分发挥污染源在线监控手段,加强对污染治理设施运转的环境监察,预防偷排漏排的现象发生。把电力、化工、重金属、造纸等行业的污染防控作为执法监督的重点,强化针对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后督察力度,集中力量对挂牌督办企业、重大环境事件和环境违法地区进行环保后督察,积极借助社会舆论力量,达到查处一家、震慑一方、影响一片的效果。

(五)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分类指导、模式各样的原则,继续推动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继续抓好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省级生态村的工作。开展《景德镇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和《景德镇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评审工作。大力推动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乐平工业园区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同时,进一步强化农村环境保护,以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土壤、养殖业污染防治为重点,积极申报国家“以奖代补”、“以奖促治”项目,在农村大力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为主的环境保护工作,尤其要加强沿河两岸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作出贡献。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